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你的位置:首 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驻村监察联络员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米”

 
发布时间:2023-08-08 08:32   来源:华池县纪委监委   作者:张建庚   阅读:
【字体: 打印

“我们常年外出务工,现在想回老家收拾地方,但由于近几年雨水较大,入户道路水毁严重,向驻村监察联络员反馈以后,他都记到了本子上,没过一个月路就修好了。”这段时间,驻村监察联络员有个“很管用的本子”,在华池县乔川乡群众中间都传开了,大家说只要记在这个“本子”上的事情,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群众口中所说的“本子”其实是驻村监察联络员建立的民情民意台账。

这是华池县监委探索建立村级监察联络员制度,将监察监督触角向村延伸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华池县监委将111个行政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聘任为驻村监察联络员,并通过举行聘任仪式、下发聘任文件、颁发聘任证书等方式,全部聘任上岗。

县监委通过大力实施抓聘任、强力量,抓赋能、强底气,抓培训、强本领,抓履职、强质效,抓考核、强担当“五抓五强”监督措施,全面落实驻村监察联络员制度,不断强化小微权力监督,切实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纪检委”,有效打通了基层监督“最后一米”。

“我吃住在村里,对每户村民的情况都很了解,大家对我也熟悉,有问题愿意和我说,所以能够广泛收集廉情信息和村情民意。”在城壕镇余家砭村驻村监察联络员贺保山看来,作为一名村级监察联络员,自己就是群众和纪检监察机关联络的桥梁与纽带。

赋权才能有效监督,该县监委进一步明确了驻村监察联络员为乡镇监察室的延伸,由乡镇监察室赋予其列席会议、参与村级重大制度制定修订、监督检查、收集意见建议、掌握村情民意等权限,授予其村级重大决策、惠农政策落实、村集体资金使用、村级工程项目建设、村级“四议两公开”落实等7项监督内容,规定其定期不定期直接向乡镇监察室报告工作情况,让其明白背后就是乡镇监察室,切实为其开展基层监督工作做好靠山和后盾。

“某村干部全家长期居住于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的2间门面房内……”近日,城壕镇定汉村驻村监察联络员窦涛在走访群众时有群众向他反映了该问题。他立即向镇监察室汇报了情况,经镇监察室调查了解,因村干部赵某居住较为偏远,为便于其工作开展,该村村“两委”商议后同意将属于该村闲置的2间门面房由赵某暂且居住,后赵某全家居住于该村村集体门面房有两年之久。鉴于赵某该行为是为了便于村上开展工作,并征得村“两委”集体许可同意。遂镇监察室向该村下发了限其一周内搬离并原状交回村集体房屋的督办通知,并向有关群众及时进行了答复,至此该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村级监察联络员都是普通基层党员,工作责任心强、政治敏感度高、具有一定政策水平、敢于较真碰硬。”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张兴建介绍,截至目前,该县聚焦监督内容,邀请纪检监察、民政、农经等部门业务骨干开展各类培训30场(次),参加专题学习会议52场(次),并强化考核带动,统筹每人总报酬的20%作为绩效考核奖励资金,奖优与惩劣并重,履职能力和动力大幅提升。

针对走访了解、征求意见、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驻村监察联络员及时向乡镇监察室报告,并紧盯“关键事”“关键点”“关键人”,重点对村务决策、村务公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农村工程项目建设、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落实、干部作风建设以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等,在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上下功夫,着力发挥“前哨”和触角的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向乡(镇)监察室报告,促使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下沉、扎根,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今年以来,驻村监察联络员列席村级重大会议330次,走访群众1万多人次,收集意见15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