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壕镇:“室组地”联动办案为乡镇纪委“撑腰鼓劲”

“室组地”联动办案为乡镇纪委“撑腰鼓劲”
——乡镇纪委书记谈“室组地”联动协作办案有感
今年第一季度,县纪委监委“室组地”协作办案在城壕镇首战告捷,3月底,对中纪委转办的被省纪委监委列为影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华池县城壕镇某村村干部有关问题线索,经县纪委监委分析研判后,针对该被举报人连续3年6次受到重复举报,反映问题多、时间跨度长,乡镇纪委办理此案力量受局限的现状,紧抓“中纪委转办”“多次信访”两个核心重点,遂即启动了“室组地”联合协作办案程序,探索形成了“12366”工作模式,为乡镇纪委“撑直了腰鼓足了劲”。
一是“快”字为先,给乡镇纪委教“招”。在县纪委监委统一领导下,我们快速梳理线索,明确主攻方向,制定工作方案,实现“室组地”联动出击,组成由一个纪检监察室、两个派驻纪检监察组、三个乡镇纪委共计18人参与的协作区联合办案小组,确定一名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任组长,室主任任副组长,将18人分成1个指挥协调组、1个账务核查组、5个外调组,利用5天时间全面完成该问题线索的初核任务,并予以立案审查。
二是“稳”字为基,带乡镇纪委攻“堡”。核查组第一时间对2008年以来某村村级账务进行了调取并逐项核查,对涉及村集体到户资金和群众最关心的石油征地款、青苗补助款、石油污染费、危房改造、扶贫等资金兑付情况由外围调查组到村逐户进行了走访核实。开展核实性谈话60余人次,对重点人物关键环节由组长副组长亲自开展“攻心谈”、有重点层层突破,固定关键证据,两天时间外调组入户186户,取证100余份,询问证人80人(次),确保了案件核查工作扎实推进。
三是“准”字为本,率乡镇纪委瞄“靶”。坚持问题导向,对核查中锁定的石油污染费兑付、违规选举、危房改造补助等重点问题,核查组盯紧目标、对准靶心、聚焦研判、抽丝剥茧、确保政策依据精准无误、凿凿可据。并按照违纪违法“四个构成要件”紧扣违纪点,有效做到了证据充分、依据准确、定性合理。该案相较以往案件查办,用时短、效率高、质量好,成为了我县综合运用“室组地”联动机制查办案件典型范例。
四是“效”字为标,帮乡镇纪委解“惑”。“室”牵头抓总、“组”协作配合、“地”攻坚突破在此案中发挥了极致作用,有效解决了干部管理权限、乡镇纪委人情牵绊的问题,实现了监督力量上下联动、贯通协作的优势,特别是克服了乡镇纪委办案人员力量薄弱、单兵作战的困境,最大程度上取得了群众的认可和肯定,在该案中对上级组织和重复信访人有了交代,也让被举报人卸下了思想包袱。同时,县纪委监委通过“室组地”联动协作、以案代训的工作方法为乡镇纪委传道授业解惑,班子成员亲自参与,带兵攻坚,率先克难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缜密的工作方法都让乡镇纪委受益匪浅。“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通过跟案学习,我们对审查调查程序、谈话技巧和方法、安全办案等有了全新和高层次的认识,为今后乡镇纪委独立高质量办案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